發(fā)布時間: 2022-01-18 09:53:49
和路由技術相比,交換技術的好處就是速度快,當網絡規(guī)模很大時,高速、大容量路由器是十分必要的,今天騰科IT教育小編為大家整理介紹路由器的結構組成。
(1)路由器結構。
路由器邏輯上由輸入/輸出接口、數據轉發(fā)部分、路由管理部分、用戶配置接口共5部分構成。路由器結構框圖如圖所示,路由選擇處理機就是通過路由表以及具體的交換結構完成數據轉發(fā)部分等功能。
輸入端口對分組的處理:物理層進行比特的接收和發(fā)送。數據鏈路層按鏈路層協議接收幀,并去掉幀的首部和尾部,將其送往網絡層的隊列中排隊等待處理。排隊等待會產生一定的時延。
輸出端口對分組的處理:交換結構傳送過來的分組先進行緩存。數據鏈路層處理模塊將分組加上鏈路層的首部和尾部,交給物理層后送往線路。
物理層進行比特的接收和發(fā)送。數據鏈路層按鏈路層協議接收幀,并去掉幀的首部和尾部,將其送往網絡層的隊列中排隊等待處理。排隊等待會產生一定的時延。
單一網絡的分組交換是基于查表機制。所查的表有路由表和轉發(fā)表。
路由表(routing table)是根據某種路由選擇算法得出的一張表格,供路由選擇之用。路由選擇協議負責搜索分組從某個節(jié)點到目的節(jié)點的最佳傳輸路由,以便構造路由表。
轉發(fā)表(forwarding table)是根據路由表構造的一張表格。當交換節(jié)點收到分組后,根據其目的地址查找轉發(fā)表,并找出應從節(jié)點的哪一個接口將該分組發(fā)送出去。平時并不嚴格的區(qū)分轉發(fā)表和路由表,在轉發(fā)分組時既可以說“查找轉發(fā)表”,也可以說“查找路由表”。
路由器屬于分組交換設備,其結構類型如圖所示,分為基于存儲器轉發(fā)交換的存儲器型、基于統計時分復用交換的總線型和基于空分交換的互聯網絡型。
(2)路由器硬件配置。
路由器的硬件配置如圖所示,各配置解釋如下。
中央處理單元(CPU):作為路由器的中樞,主要負責執(zhí)行路由器操作系統的指令,以及解釋、執(zhí)行用戶輸入的命令。同時還完成與計算有關的工作。
只讀存儲器(ROM):只讀存儲器中包括開機自檢程序、系統引導程序及路由器操作系統。
內存(RAM):用來存儲用戶的數據包隊列以及路由器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中間數據。
閃存(FLASH):主要負責保存操作系統的映像文件。
非易失性內存(NVRAM):用來存儲路由器的啟動配置文件。控制臺端口(CON):供用戶對路由器進行配置使用。
輔助端口(AUX):用來連接調制解調器以實現對路由器的遠程控制管理。
接口(Interface):數據包進出路由器的通道。
總線(BUS)及纜線:用來連接內部部件以及與其他設備的電纜連接線。
上一篇: 交換機如何轉發(fā)數據幀的
下一篇: ddn由哪些部分組成